菲油果4種繁育方式
菲油果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,有性繁殖即為種子繁殖,無性繁殖分為組織培養、扦插繁殖、壓條繁殖、嫁接繁殖等。
1、種子繁殖
種子繁殖成本低、繁殖系數大、方法簡單易行,獲得的實生苗健壯、根系發達、抗性強。高超等研究發現,貯藏時間、浸種時間、激素的種類及濃度對菲油果種子的萌發率具有一定影響。
種子的萌發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顯著降低,種子浸泡36 h,萌發率較高,達86%。10 mg /L IAA溶液與150 mg /L GA3可使種子提早萌發,加快萌發速度,可一定程度提高萌發率。
2、組織培養
菲油果的葉片、莖段、莖尖、種子、雄蕊、雌蕊、花等可作為組織培養的材料。菲油果葉片、莖段材料中含有大量多酚物質,極易褐化,且內生菌較多,乙醇、升汞、次氯酸鈉等消毒劑消毒時間略長則易導致材料褐化,消毒時間略短,材料極易受污染,這是組織快繁的一大技術難關。
3、扦插繁殖
菲油果屬于極難生根樹種,在扦插繁殖過程中,常用一定濃度的生根劑促進生根。研究報道,母株繁殖方式、插穗成熟度及生根劑的種類、生根劑的濃度、處理時間、扦插基質對插穗的生根率均具有一定影響。
4、其他繁殖方式
菲油果的無性繁殖方式還包括嫁接繁殖、壓條繁殖等。
壓條繁殖可分為低位壓條和空中壓條,2年生以上的菲油果木質化程度高、枝條較硬,采取低位壓條枝條易折斷,故可選擇空中壓條,但國內外關于這方面的報道也較少。1890年法國著名植物學家及園藝學家Edouard Andre從巴西引種的小苗即為空中壓條苗。壓條繁殖全年皆可進行,一般以4—5月為佳,選取生長健壯、無病蟲害的枝條,在距枝條頂端15 cm處輕輕環刻,為避免韌皮部愈合,可環刻3 mm,在傷口處涂抹激素,促進傷口愈合、生根,然后準備長15 cm、寬10 cm的塑料膜,纏繞在環刻處,扎緊下端,將基質填充到塑料膜中,并使環刻處位于塑料膜中部,澆足水后,將上端扎緊,并整理成漏斗狀,以便后期澆水,也可待環刻處愈合后再進行壓條處理。
雖然空中壓條工序較繁瑣,繁育周期一般長達5~6個月,但相對于扦插、嫁接等方法成活概率較高,如果能擴大繁育,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菲油果種苗供不應求的現狀,因此是一種可行的方法。